小村變生態城 不依賴「英明領導人」

921地震廿年系列 災區重建故事一
廖嘉展

年齡:57歲

現職: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

成績單:921地震後,投入埔里地區災後重建,推動打造桃米生態村,創立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,培養社區永續發展能力,讓桃米生態村成為台灣社區營造的典範。

「20年前地震那一天,我真心覺得,人生到此為止了。」1999年2月廖嘉展與妻子顏新珠在埔里成立新故鄉基金會,7個月後,921地震震垮了一切。

地震時,世界還黑漆漆,明天,彷彿不會來。所見之處房子全倒塌了,好山好水變成殘山斷垣。

埔里是地震的重災區,有210人罹難,6250棟房屋全倒,6600棟房屋半倒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,親戚朋友苦勸廖嘉展和顏新珠離開埔里傷心地,尤其一對孩子還不足10歲,要如何在遍地殘垣中成長?

困難,是人生的老師。廖嘉展跟顏新珠不僅不走,還接受了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(全盟)的邀請,成立埔里家園重建工作站,做為埔里鎮的重建窗口,媒合社區需求與外界資源。

「面對自然反撲,人類非常微小,無法反抗,我們很幸運地活下來,想的是如何重新開始,」顏新珠曾接受媒體訪問,回憶那段日子,把還在幼稚園的孩子託付給朋友照顧,夫妻倆在災區走,看到山崩地落,居民面對家鄉變成廢墟,見面時不管認不認識,互相擁抱哭成一團。

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(左)、執行長顏新珠(右)夫婦是台灣社造界指標人物。圖/黃仲裕攝影

永續發展 從土地長出生命力

儘管面臨世紀災難,也別想要依賴「英明的領導人」。廖嘉展眼神很定,口氣很平和地說,力量必須從社區長出來,自立自強。地震後接受桃米社區邀請協助重建,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貧窮的社區,因為地處丘陵台地,耕地不多。長年人口外流,社區老化嚴重,大地震之後,更是雪上加霜。

但社區營造若想永續發展,必須靠社區本身的資源,給予新詮釋與新體驗,靠政府急難救助式的補助,無法長久。

“我跟新珠都是扎在土裡活著的人,不是漂來漂去的人,我們的信心來自土地。”

廖嘉展認為,桃米社區除了竹筍以外,到處都是寶貝,青蛙蟲鳴、蝴蝶飛舞。

蝶舞蛙鳴 桃米創綠色經濟

全台灣有32種青蛙,桃米社區就有23種,廖嘉展跟居民把社區轉型生態村,也帶動埔里變成生態城鎮。過去桃米社區吃青蛙,現在青蛙變成社區的生態扛霸子,居民不再吃青蛙,而是用心保育,把青蛙變成社區形象。

台灣還能有幾個20年?顏新珠說,災難讓年輕人返鄉,讓社區居民開始思考「人與自然要如何友善和好」,「地震、居民、土地教會我,人生不可能風調雨順,需要勇氣面對問題,挫敗時,大自然也會療癒你,讓你恢復勇氣。」

但社區營造是條辛苦漫長的路,100個人就有200種想法,如何溝通、整合、成事,需要經過幾千萬個關卡。夫妻倆分工,廖嘉展負責「人」,顏新珠負責「事」。

“一開始大家都說不可能,3、5年後居民說: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社造;6、7年後,居民就說:生態村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!”

廖嘉展與顏新珠聽到居民感受到了,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角色就可以逐漸淡出,讓居民自己承接起來。

桃米社區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,以及青蛙蟲鳴的野趣。圖/報系資料照

向天借膽 把紙教堂搬來台灣

這20年間,廖嘉展還幹了一件「向天借膽」的事情。2005年他應邀參加阪神地震10周年活動時,在阪神地震重建基地─鷹取紙教堂, 上台致詞前,廖嘉展無意間聽到這座紙教堂將被拆掉,「我代表台灣講話時,一時脫口而出,希望把紙教堂搬到台灣,當時天真想說51坪而已,回台灣找地方蓋起來......。」

廖嘉展說,「過程中很擔心紙教堂蓋不起來,晚上被子一蓋就唱聖歌,跟天主祈禱:請上帝垂憐、請天主垂憐。隔天起床,臉一抹就想想看可以跟誰借錢....。」

紙教堂如今坐落在埔里,成為知名觀光景點之一。拜訪廖嘉展前,我們一行人經過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,成群的觀光客乖乖跟在導覽員後頭,明明是休園時間,仍有團客大批上門。隔天一早趁觀光客還沒湧上門,廖嘉展帶我們在園內走走逛逛,坐在教堂裡向園內看,一草一木,看得到20年歲月與情感的灌注痕跡。

2017年5月根據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運用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調查,紙教堂是台灣年輕人心目中排名第二,最浪漫嚮往的結婚聖地,也是全球十大朝聖的人氣教堂。

當年921重建基金會掌舵者、豐年社董事長謝志誠回憶說,社區營造的關鍵是人,事後驗證廖嘉展向天借膽把紙教堂搬來台灣是正確的決定,他也最後悔當時重建基金沒有幫忙更多,讓廖嘉展為了紙教堂背了好幾年的債。

紙教堂曾在日本神戶撫慰無數阪神地震災民,在廖嘉展的推動下,2008年搬來台灣,落腳埔里桃米生態社區。圖/123RF

阪神地震、921震災,都是人類災難的記憶。廖嘉展認為,紙教堂做為媒介,讓彼此跨越宗教,大家在紙教堂裡為人類祈求平安,分享彼此挫折的故事,也分享一起站起來的故事,把居民的絕望與悲傷釋放出來。

紙教堂成為災民「相挺」的場所。

社區營造 堅持一輩子的使命

1986年廖嘉展與顏新珠來到埔里,他們本來是拿筆桿,拿相機的人。待過《人間雜誌》、《天下雜誌》,寫過一篇篇震撼台灣社會的文章,也寫過一本又一本的報導文學書籍。

放下筆桿,拿起鋤頭。廖嘉展說,社造是入世修行,只要有社區想站起來,沒理由不幫忙。「921大地震時,每個朋友都要我走,」廖嘉展說當時不知為何,他想起最初移居埔里時,基督教醫院院長跟他說的一段話:埔里是眾神之地,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有他自己的使命。

這句話像咒語一樣,餘音不絕於耳。他們留下來了,堅持到今天。

一個人可以做夢,但一群人才能讓夢想走得遠。